INM型摆缸式径向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首页 » 未分类 » INM型摆缸式径向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一)燕形摇摆弹簧或叶片马达
              这种最具代表性的普通高速叶片马达的结构,其结构与平衡式方形叶片泵类似,为双作用式。配流盘有两个进油窗口和两个出油窗口,叶片数为10或12。
              叶片由燕形摇摆弹簧顶出并压紧定子内表面。弹簧摆动中心用销子支承在转子侧面,每根弹簧的两摇臂端分别压着相隔90°的两个叶片的根部。马达回转时,由定子曲线的变化所决定,当叶片1从槽中伸出时,叶片2正好缩进槽中相同的行程,两叶片外露长度之和保持不变,即l1+l2=常数。因此,运转过程中弹簧只是随叶片的伸缩而绕轴销摆动,扭曲变形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使弹簧在高速回转时免受频繁的交变载荷,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所有叶片根部都引入马达进口的高压油。运转时由弹簧和压力油同时作用使叶顶紧贴定子内表面,启动时则靠弹簧将叶片顶出。如果,根部不引入压力油,处在高压油区的叶片将会在顶端压力油的作用下被推离定子压入转子槽中。
            为了保证马达反转,交换进、出油口时不影响叶片根部通压力油,用了一组特殊的单向选择阀——梭阀,从马达的进、出油口A、B中选择出进油口的压力油通入叶片根部(见图9-4右下部原理图)
            考虑到正、反转时进、出油口的交换,为保证轴封8(见图9-4)不被压力油挤掉,轴封前腔不能与A、B任一油口相通,须另设泄油口。
    (二)低速大扭矩叶片马达
           图9-5为威格士公司研制的MHT系列低速大扭矩叶片马达的结构原理图。它为四作用径向力平衡的结构。轴旋转一周,进、出油各四次,定子兼有配流作用。定子上装有四个被弹簧推压着的滑动叶片,将高压区和低压区隔开。每个转子叶片的底部也装配着螺旋弹簧,保证启动时,叶片紧贴在定子表面上。
            这种马达使用直径较大的转子、定子,使液压力推动叶片的作用半径尽可能大,定子内表面圆周上的四段曲线凸起,构成四个工作腔室,叶片在转子每转中伸缩作用四次,因此,可获较大的输出扭矩。
          低速大扭矩叶片马达还可以由控制阀操纵实现三级变排量切换,其原理如图9-6所示。四段曲线凸起中,a、c凸起的升程较大,b、d凸起的升程较小。设b、d曲线升程是a、c升程的1/2。当变量控制阀如图9-6处于中位时,四个工作腔室同时进入压力油,马达以全排量工作,转速最低,扭矩最大。当变量控制阀以右位工作时,压力油只进入口、c两工作腔室,而b、d腔室连通油箱,没有压力,这时马达有效排量是全排量的2/3,扭矩是最大扭矩的2/3,而转速则是低档转速的1.5倍。当变量控制阀以左位工作时,压力油只进入b、d两工作腔室,a、c腔室连通油箱,马达以全排量的1/3工作,扭矩是最大扭矩的1/3,而转速是低档转速的三倍,实现高速档。因此,在工作压差和输入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三档不同转速和扭矩的变换。如果两组曲线升程的比例取得不同,各档转速和扭矩的比例也不同。若所有曲线凸起的升程都相同,则只能组合出两档转速和扭矩变换。

                                     
                                                              图1 四作用叶片马达工作原理

              对于实现多级扭矩变换的马达,需设有两个进油口。变量控制阀通常组装在马达进油口的法兰面上。
           于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这种马达还可以十分方便地将2~4联定子、转子、叶片组件并排叠加在一起,只使用一对带进、出口的前、后盖组成多列结构,数倍地增大输出扭矩。
  

 

 

 

 


本文标题:INM型摆缸式径向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分类:未分类
标签: